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国家黄河战略、区域经济、基础研究的需要,按照“高水平、有特色”的方针,出色完成国家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并逐渐形成了以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为主的优势学科。围绕黄河上游水环境安全的监测、保护、治理这三大核心任务实验室逐渐发展出一系列特色研究方向。
(1)针对各类水体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方法;
(2)针对水体污染物的吸附、催化降解技术;
(3)低碳绿色能源的光催化制氢高效捕光材料制备、光生电荷分离机制研究和高效助催化剂开发;
(4)黄河上游段污染物数据库及智能网络监测点的建立等。
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37人,其中20名教授,16名副教授,4人获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杰青3人,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占固定人员总数的95%,其中9人具有国外访学或博士后科研经历。实验室研究人员是一批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人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队伍,科研潜力突出。
(1)科研平台建设:“高原交汇区水资源安全与水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两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针对生物、环境、计算机、化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甘肃省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专业,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从事区域环境分析和水资源安全保护等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专业拔尖人才。
(2)学科建设:现有化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化学、地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甘肃省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化学、环境、信息技术等领域人才培养。
(3)已承担科研项目: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50余项,总金额约8000余万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众多的研究方向和充分的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