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主任



  卢小泉,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高原交汇区水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区域环境分析与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负责人,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入选甘肃省首批拔尖领军人才,2017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 项。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电化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分析化学》、《电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传感》、《The Open Physical Chemistry Journal》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仿生界面电子转移行为的研究,仿生界面电子诱导的电化学发光,纳米界面可视化传感,荧光探针生物监测平台的构建等。针对光敏材料中电荷难以表征的化学测量学难题,提出了一系列电荷调控策略,为光敏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思路:1、引入卟啉二传手概念,证实了卟啉的界面调控可有效促进光生电荷转移,进而实现了光电化学性能的显著提升;2、反置调控策略可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3、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掺杂实现了高效的电荷分离,进而实现了界面电荷和表面催化的双重调控;4、构筑的多步电子转移行为不仅实现了高效的电荷分离,且可在高级氧化芬顿反应中解决催化剂结构改变的科学难题。发展了SPECM原位检测技术(已三次获得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支持),推动了光电化学微区原位表征新仪器的设计与研制,填补了材料微纳界面上光电化学反应、电荷分布等过程动态表征方法的空白,为微纳界面光电化学反应过程多参数及机理研究提供支持。近年来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高影响力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